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度长安岭至皖口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鼈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隠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译文:

清晨,我踏着寒霜走在河上的桥梁,夕阳西下时,才在水边的高地稍作歇息。 想到妹妹这要走上千里的行程,我的心里满是忧伤与牵挂。 我勒紧缰绳,驱马登上高高的山冈,向下望去,是深达百仞的濠沟。 寒冷的河水似乎都被冻得哽咽欲绝,鱼鳖也早已逃得不见踪影。 傍晚赶路,道路曲折难行,狭窄的小路隐藏在蓬蒿之中。 受惊的獐子突然出现在马前,鸟儿也吓得四散奔逃,和同伴失散。 为了躲避夜雨,我们投宿到僧舍。古老的灯架昏暗无光,灯油早已燃尽。 山间的树木在四壁间呼啸作响,我恍惚觉得自己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黎明时分登上长安岭,忽然间飞雪落满了我的衣袍。 天空低垂,浮云厚重,我却更觉得前方的路途高远而充满未知。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