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二首 其二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译文:

夜晚的帐幔被轻柔的长风微微吹动,那风细细地拂过。窗户透进来的月光,斜斜地洒下,只剩下半轮月亮挂在天边。 飘浮的烟雾在夜色中笼罩着翠绿的草地,让草地也仿佛陷入了昏暗之中。带着露珠的秋菊,在清冷的夜气里显得格外寒凉,那露珠仿佛也带着丝丝冷意。 我独自一人手持着登山的竹杖,仿佛能凭借它直上云霄。依然像寻找渡河的木筏一样,探索着前行的道路。 等我返回住处的时候,已经到了半夜时分。周围一片寂静,突然邻家的狗在静谧的夜里大声叫了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