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草堂 其二

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 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 宽闲每迸竹,危朽漫牵萝。 怊怅庭前柏,西来意若何。

译文:

寺庙里和尚的人数已经减少了,供给僧众的食物也不多了;佛像年代久远,上面只有厚厚的一层泥灰。 和尚们在寒冷中依然坚守着只穿三衣的戒律,即便饥饿时也传颂着托钵化缘的佛歌。 寺庙周边环境宽松闲暇,竹子时常从地里冒出来;而那些破旧危险的建筑上,随意地攀附着藤萝。 我惆怅地望着庭院前的柏树,思索着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的佛法真意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