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秀才

高阳有才子,负笈求晨𫗴。 所趣少知者,其辞多慨然。 樵妻竟谢绝,漂母尝哀怜。 尚友古之人,于今犹壮年。

译文:

在高阳那个地方有一位有才学的年轻人,他背着书箱四处求学,只为求得一口早饭来填饱肚子。他所追求的理想和志趣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所以他言辞中常常流露出感慨不平。 就像当年韩信遇到的那位砍柴人的妻子一样无情地拒绝他人,而许秀才也遭遇过他人的冷漠对待;不过也如同韩信遇到那位善良的漂母曾给予他怜悯一样,许秀才也有幸得到过一些人的同情和帮助。 他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与之成为精神上的朋友,而且现在他还正值壮年,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