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

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译文:

山峰和岭峦在视野中时隐时现,仿佛在相互交替出现又消失。江水和湖水相互交融,就像在彼此吞吐一般,展现出一种浩大而又动态的景象。 园林好像漂浮在海角之处,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缥缈虚幻的感觉。而那台阁和殿堂则紧紧簇拥在山的根部,似乎是与山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和安稳。 站在这方天地,极目远眺,能看到百里之外的渔艇在水面上悠悠飘荡。在那水泽之地,千家万户都隐藏在水村之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和谐的水乡画卷。 这个地方位置偏远,所以前来的客人很少。如此清幽宁静的环境,能激发起幽远兴致的,大概只有那些修行的僧人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