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远亭上王郎中

高亭豁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树侵苍霭没,鸟背夕阳还。 草带平沙阔,烟笼别戍闲。 圃畦荷气合,田径烧痕斑。 樵笛吟晴坞,渔帆出暝湾。 登临及芳节,宴喜发朱颜。 夹砌陈旌旝,褰帘进佩环。 观风南国最,应宿紫宸班。 康乐诗名旧,芜音讵可攀。

译文:

在那高高矗立的见远亭上,视野十分开阔,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能面对溪流和青山。 亭外是一片广袤的原野景色,绚丽的霞光映照在几案之间。 树木渐渐没入苍茫的雾气里,鸟儿背着夕阳的余晖归巢。 平坦的沙滩旁,草儿连绵铺展,烟雾笼罩着远处的营垒,显得静谧悠闲。 菜圃里荷花的香气混合在一起,田间小路上还留着火烧过的斑驳痕迹。 在晴朗的山坞中,传来樵夫悠扬的笛声,暮色笼罩的港湾里,渔帆缓缓驶出。 在这美好的时节登上此亭,设宴欢庆让人喜笑颜开。 亭阶两旁陈列着旌旗,撩起帘子,美人环佩叮当步入。 您在南方观察民风可是最为出色的,还曾在紫宸殿上伴君值班。 您有着如谢康乐般的旧日诗名,我这粗陋的诗句哪里能与您相比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