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公塔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译文:

疲惫的书童和劳累的马匹在寺院的山门处停歇下来,我独自手持长长的竹杖,倚靠在石头根部。 江上的月亮在天空中转动,仿佛把夜晚变成了白昼;山岭上的云雾散开,将昏暗的暮色留给了黄昏。 老鼠在寂静中活动,随之响起轻微的声响;乌鸦在荒凉寒冷的空中盘旋,它们的影子相对翻飞。 在这样的情境中,我已分不清谁是客人谁是主人了,与这寺院的道人相处,他忘却了我,而我也忘却了言语。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