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 其三

惠施文字黑如鸦,于此机缄漫五车。 皭若易缁终不染,纷然能幻本无花。 观空白足宁知处,疑有青腰岂作家。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译文:

这首诗较难理解,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惠施写下的文字像乌鸦一般密密麻麻,虽然他知识渊博,书装满了五车,但在这微妙的玄机上却也不过如此。 雪洁白纯净,就像难以被染黑的东西始终不会沾染污渍,纷纷扬扬的雪花看似变幻多姿,实际上根本没有花的实体。 看着那白茫茫的一片雪景,足以让人不知身处何方,有人怀疑是掌管霜雪的青腰玉女所为,可这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创作者呢? 慧可禅师忍受严寒最终才有所觉悟,似乎觉悟得太晚了,他又是为了谁在少林寺前叉手而立呢? 需要说明的是,王安石这首诗可能有一些深层的寓意和用典,翻译可能不能完全精准传达其所有内涵。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