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鬰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译文:

这座灵山是谁给它命名的呢,汹涌的波涛仿佛把它从群山中截断,使它孤零零地矗立着。 不知是哪一年有佛门子弟在此居住,寺庙四面都仿佛凌空而建在险峻之处。 看那折断的椽子和破裂的瓦片,杂乱地堆积在东西各处。 走在寺庙的廊庑之间,都得低着头,这破败的景象,哪里还能容纳居住的人呢。 我的小船停泊在灵山的一侧,落日时分秋风悄然吹起。 我俯瞰山崖,暂且放眼眺望,世间万物都尽显纤丽繁盛之态。 这景象引发了我如江海般汹涌的思绪,也洗净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 可为什么那些游玩的人,经过这里却连个停留的踪迹都不留呢? 这里的景色难道会比龙游的景色差吗?世间的盛衰兴废真是变化无穷啊。 我听说世人所喜好的,是那些色彩鲜艳、华丽夺目的楼殿。 他们哪里知道,欣赏山水的乐趣,又怎会只存在于豪华的宫殿之中呢。 世人的喜好是如此容易改变啊,想要抒发内心的感慨也难以精妙表达。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