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上人画牡丹

芳树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闻生香。 乃知丹青逼造化,独有真假争毫芒。 枝外霏微包雨露,笔迹淋漓湿缣素。 游蜂蛱蝶频往来,今日经营知汝误。 蜀川赵昌妙花树,前后无人昌独步。 师今合昌成一人,画手纷纷那敢措。 上人笔下如有神,一扫欲空西洛春。 姚黄魏紫色憔悴,自觉笔假胜天真。 天工栽花苦荣谢,画工运巧无冬夏。 天工巧极谁论价,输帛倾金只酬画。 将令世俗尊造化,呼僮卷障不复挂。

译文:

芬芳艳丽的牡丹本不该生长在这深邃的厅堂之中,可坐在座上,却好似已经闻到了它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由此便能知道,这绘画技艺简直能与自然造化相媲美,在真花和这画作之间,仅在毫厘之间去分辨真假。 画中牡丹的枝桠之外,仿佛还带着那细微的雨露,画家的笔触酣畅淋漓,连那作画的丝绢都好似被打湿了一般。画面上的游蜂和蛱蝶还在频繁地飞来飞去,它们今天这般忙碌穿梭,怕是也被这逼真的画作给误导了。 蜀川的赵昌画花树的技艺十分精妙,前前后后都没人能比得上他,他可是独领风骚。如今这位泉上人的绘画技艺能与赵昌合二为一,那些纷纷扰扰的画手们哪里还敢轻易下笔。 泉上人笔下仿佛有神明相助,寥寥几笔,就好像要把西洛春天的繁花都收入画中。那被誉为“姚黄魏紫”的名贵牡丹,在这幅画前都显得失了颜色、憔悴不堪,让人感觉这画里的牡丹,比真正的牡丹还要娇艳动人。 老天爷栽种花卉,还要苦苦遵循荣枯兴衰的规律,有盛开就有凋谢;而画家运用巧妙的技艺作画,笔下的花朵却不受冬夏季节的限制,永远娇艳。虽然老天爷的造化技艺达到了极致,却没法用价格来衡量;人们只能拿出成匹的丝绸和大量的金钱,来酬谢这精妙绝伦的画作。 为了让世俗之人更加尊崇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我还是叫书童把这画轴卷起来,不再悬挂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强至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