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彦文嵩山诗

杨侯作邑山水中,县南百里维青嵩。 官闲身老诗笔健,乐与邱壑研豪雄。 是时新凉背炎夏,草木秀丽全天功。 重青叠碧百万状,有如耋老携儿童。 悬泉落崖泻万丈,震雷发地声隆隆。 阴风岩洞忽凄怆,寒生六月如凝冬。 祠官祀典有常秩,扫除给复何其恭。 孕灵产异远不极,面周负郑人殊风。 生云触石始肤寸,倏忽澍雨成冥蒙。 群山相望不足算,礼若小国来朝宗。 幽人羽客此独往,深处时与神仙通。 念君吏职有章绶,池鸿笼鹤思长空。 暂留灵境寄心赏,仰止万古希遐踪。 梯高径侧目力短,涉历庳下非穹崇。 山中居人亦富逸,翠竹寒松名素封。 愿言携家事卜筑,采薇饮水欣长终。 岩田种芝地高下,茅屋溯水溪西东。 君能挂冠共此约,何必绮季东园公。

译文:

杨侯在这山水之间任职做县令,县城南边百里之处便是那青葱的嵩山。 他为官清闲且年事渐高,可诗笔却依旧刚健有力,乐于与这山川丘壑一同探究豪迈雄奇之美。 这时夏日的炎热刚刚退去,迎来新凉,草木秀丽多姿,尽显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山峦重重叠叠,青碧之色变幻出百万种姿态,就好像是年迈的老人携带着孩童。 悬挂的泉水从悬崖上倾泻而下,落差足有万丈,那声音如同震雷在大地上轰鸣。 阴风吹过岩洞,忽然让人感到凄清悲凉,六月天里竟寒冷得如同寒冬凝结。 祠庙的官员按照祭祀的典章进行常规的祭祀活动,清扫圣地、免除相关劳役,是何等的恭敬。 嵩山孕育灵气、产出奇异之物,其深远难以穷尽,它面向周地、背依郑地,当地的风俗也与众不同。 云雾从石头上开始生成,起初只有如手掌般大小,转眼间便化作滂沱大雨,天地一片迷蒙。 周围的群山与嵩山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它们就像是小国前来朝拜宗主一样,对嵩山恭敬有加。 那些隐居的人和道士独自前往山中,在那幽深之处时常能与神仙相通。 想到你身为官吏,身系官印绶带,就如同池中的鸿雁、笼中的仙鹤,心中思念着广阔的长空。 你暂且留在这灵秀的境地,寄托自己内心的欣赏之情,追慕万古以来的高远踪迹。 沿着高高的阶梯和狭窄的小径前行,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而涉足那些低矮之处,根本比不上嵩山的崇高。 山中居住的人也富足安逸,家中种植着翠竹寒松,就像是拥有财富的世家。 我希望能带着家人来这里选择一块地方建造居所,采摘野菜、饮用泉水,欣然在此度过余生。 在那高低起伏的山岩田地上种植灵芝,在溪水东西两岸建造茅屋。 如果你能辞去官职,与我一同实现这个约定,又何必去羡慕绮季和东园公这些古代的隐士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