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泉

幼卿初凿琅琊溪,忆当大历六年时。 欧阳今疏幽谷泉,复在庆历之六年。 两公相望几百载,中间游客常比肩。 山神爱惜第一境,邂逅知者方流传。 乃知胜事未有尽,可怜岁月犹依然。 穿云𣃁苔色澄澈,宝镜霜刃光蜎蜒。 岩前滥觞如可鉴,山下积石还成川。 如公好事诚难得,推公此心人莫识。 且如泉源在污泥,谁道汲引非人力。 作诗刻石歌泉池,欲问何似阳冰题。

译文:

当年李幼卿最初开凿琅琊溪,那要追溯到唐代大历六年的时候。 如今欧阳修疏浚幽谷泉,这事儿发生在庆历六年。 这两位贤士前后相隔了几百年,在这期间到这里游玩的人常常是比肩接踵。 山神似乎格外爱惜这第一等的胜境,只有偶然遇到真正懂它的人,这里的美景才会广为流传。 由此可知,世间的美好之事没有尽头,只可惜岁月依旧如往常一般流逝。 清泉穿过云雾,刨开苔藓,水质清澈无比,就像宝镜和霜刃一样,闪烁着摇曳的光芒。 山岩前那源头的细流清澈得可以照人,山下堆积的石块间水流汇聚成了小河。 像您这样热衷于发掘美景的人实在是难得,可推究您的这份心意,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 就如同这泉源原本被污泥掩盖,谁能说它能被世人知晓不是靠人力的发掘和引导呢? 我作诗刻在石头上歌颂这泉池,想要问问这和李阳冰当年的题字相比如何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