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参政挽诗 其二

倜傥先言路,经纶重鼎司。 武文兼二允,爱直见双遗。 无复灵台论,空伤薤露诗。 邢山向郑国,千古意同悲。

译文:

你提供的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您曾经在谏言之路上行事潇洒、卓异不凡,凭借卓越的治国才能在朝廷的重要职位上备受倚重。 您兼具文韬武略,就如同古代的贤才一样出色,对正直之士的喜爱和看重,这两种美好的品质令人铭记。 如今再也听不到您那如同在灵台之上的高论了,徒然地为您吟唱着哀伤的《薤露诗》而伤感。 邢山朝着郑国的方向,千年来人们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那份悲意都是相同的啊。 这里的“唐参政”应是一位官员,挽诗通常是对逝者的哀悼和赞颂,此诗表达了对唐参政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离世的深切悲痛。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