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沈沔天隠楼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隠名。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我初闻以疑,今迺送而喜。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頼。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译文:

吴越地区拥有丰富秀美的山水风光,这里人文昌盛,人才辈出。这种风流的文化气质从南朝时期就已形成,贤德和美誉历经世代也未曾磨灭。 我们家族是这州里有名望的大族,族谱排序源远流长且家族繁盛。在那辉煌鼎盛的时候,达官贵人的车马挤满了里巷大门。 我的家在两条溪流旁边,远离城市的喧嚣。那里宛如仙人居住的地方,真没想到会存在于这人间。自从我进入朝廷为官,十年都没能回去。在秋风中朝着东南方向眺望,惆怅叹息,恨不得立刻飞回去。 我们家族有位气宇轩昂的子弟,从小就仰慕奇伟不凡的事物。在仕途上一旦不如意,就像丢弃泥滓一样弃官而去。他在一座孤村别墅旁建起高楼,用“天隐”来命名。他超脱地与朋友告别,在此处寄托自己的一生。 我刚开始听说时还有些怀疑,如今却为他送行并感到高兴。出仕和隐居哪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呢,关键是不能苟且行事。 如今社会风气日益浅薄,士人的出路让人悲哀。我们这些人大多狂妄而行事简单,却不知道如何自我约束。 你回去后要谨慎修养自己的品德,首先要做到廉洁谦让。让这种良好的风气在乡村中传播开来,让后来的人知道什么是值得崇尚的。 希望我们州里的士人,世世代代都不缺失礼义。也希望我们家族,长久地成为众人的表率。不要只是自夸你的名声,也不要做出怪异的行为。不能和鸟兽为伍,仅仅隐居山林又有什么依靠呢? 我虽然在这里被官职所束缚,但也好像能和你一同遨游。努力吧,不要烦闷忧愁,别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感到羞愧。
关于作者
宋代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