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珊瑚枝,太液琉璃波。 孔鸾相徘徊,凫鷃不敢过。 嘉树日零落,清流成恶腐。 凡鸟鬬嬉鸣,珍群摇翮去。 去兮将安之,江山敛羽仪。 何时复来还,聊以三岁期。
五言送袁陟通判抚州
译文:
这首诗整体较为隐晦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那珊瑚枝是多么珍贵美丽,太液池里的水波如同琉璃般澄澈。孔鸾这些珍禽在那里自在地徘徊飞舞,而那些像野鸭和鹌鹑之类的凡鸟根本不敢靠近。
可是啊,曾经美好的嘉树一天天凋零衰败,清澈的流水也变得污浊腐臭。如今那些凡鸟们在那里争斗嬉闹、聒噪鸣叫,而原本的珍禽群体却只能振翅离去。
它们离去后又能到哪里去呢?只能收敛着自己美丽的羽翼,栖身于这江山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能够再回来,且暂且以三年为期来盼望吧。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借珍禽与凡鸟来表达对贤才与庸人的看法,以嘉树清流的变化来暗示环境的变迁,寄托了作者对袁陟的期许和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