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和张文潜 其三

秋风一何惨,物形随以变。 秋风如无情,虫鸟声俱怨。 我无外物累,但有屋中燕。 翩翩势将去,盼盼如有恋。 此物虽至微,其旧殆可念。 而况西郭交,年将屈五指。 南城文字闲,东臯松竹里。 气类亦相合,老少两忘齿。 昔居吾舍傍,今在河之涘。 船头缆将解,船上桅将起。 留君恨不早,此役定难止。 如何舍我去,处我复何以。 君看淮泗闲,一派良可喜。 从来病浊污,而今稍清泚。 人方涉其流,冠缨殆可洗。 此行君乐否,一千五百里。 未见洛阳山,先见洛阳水。

译文:

秋风是多么的凄惨啊,世间万物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秋风好似毫无情感,连虫鸟的叫声里都满是哀怨。 我没有身外之物的拖累,只牵挂着屋中的燕子。它们轻盈地飞舞,看样子即将离去,却又徘徊留恋,似乎心中有所不舍。这燕子虽然极其微小,但它们长久以来与我相伴,实在值得怀念。 更何况我和西郭的友人,交往已经快五年了。我们在南城一起悠闲地谈论文字,在东皋的松竹间惬意地游玩。我们志趣相投,彼此相处完全忘记了年龄的差异。 过去他住在我家附近,如今却要到河的对岸去。船头的缆绳即将解开,船上的桅杆即将升起。我遗憾没有早点挽留他,这一趟行程看来是难以阻止了。他怎么能就这样舍我而去呢,留下我又该如何是好。 你看那淮水和泗水之间,那一片景象着实令人欣喜。这河水以往总是浑浊污秽,如今却渐渐清澈起来。人们要是涉足这水流,大概连冠缨都能洗净。 这一趟行程你会快乐吗?要走上一千五百里的路程。还没见到洛阳的山,就能先看到洛阳的水了。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