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留逸人 其二

有人持一管,不用芦叶卷。 能作陇头声,其女操六板。 吹者寓其声,拍者会其情。 情声与气貌,内外俱和平。 时时入酒家,便插几枝花。 归来无一事,醉卧日西斜。 人或问所得,答云无忧嗟。 或问其所欲,何物可相累。 我爱斯人者,富贵所不如。 有如此娱乐,作如何称呼。 呼为无忧人,画作无忧图。 更画几枝花,酒瓢与酒壶。

译文:

有这样一个人,手持一支管乐器,这乐器可不是用芦叶卷成的。吹奏起来能发出如《陇头曲》般悠扬动人的声音,有位女子配合着敲打着六块板进行伴奏。 吹奏的人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乐声之中,打板的人也领会到了其中的深情。那情感、乐声,还有他们的气质神态,从内到外都透着一种平和安宁的气息。 他们时常会走进酒家,还会随手插上几枝花,营造出惬意的氛围。游玩归来也没什么别的事儿,就醉醺醺地躺下,一直睡到夕阳西下。 要是有人问他们有什么收获,他们就回答说没有忧愁叹息。若问他们有什么欲望,他们觉得没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受累。 我真是打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就算是拥有富贵也比不上他们这般自在。 他们有这样的娱乐方式,该用什么称呼来形容他们才好呢?就称呼他们为“无忧人”吧,再为他们画一幅《无忧图》。画面里,还要画上几枝花,再添上酒瓢和酒壶,把他们这份无忧无虑的生活永远留存下来。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