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奇昔稚齿,得官化阿城。 齐君疑其幼,且悔寄任轻。 同车载白首,教告力奉行。 一日铸剑戟,二日促农耕。 官仓不积粟,武库皆无兵。 魏人错料事,来战欲荡平。 阿俗且感义,子弟从父兄。 小邑抗大国,魏败齐以宁。 千年陵谷变,犹有化阿声。 乃知谋人国,自古须老成。
化阿
译文:
从前,子奇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被任命去治理阿城。齐君一开始怀疑他年纪太轻,也后悔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
于是派了一位老者和他同乘一辆车前往阿城,这位老者不断教导子奇,子奇也努力依照教导去行事。
到任后,子奇第一时间让人把金属熔铸为农具,以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第二日便督促百姓积极开展农耕活动。在他治理之下,官仓里原本没有储备太多粮食,武库里也没有兵器。
魏国的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阿城有机可乘,便来攻打,企图一举荡平阿城。
然而阿城的百姓感念子奇的仁义,子弟们纷纷跟随着父兄一同参战。这个小小的阿城,竟然抵挡住了大国的进攻,魏国被打败,齐国也因此获得了安宁。
尽管千年过去,沧海桑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子奇治理阿城的美名依然流传着。
由此可知,为国家出谋划策,自古以来都需要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