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蔡山王潜

王生性高闲,了不挂尘网。 家居蔡山下,景物尽幽爽。 山松何年植,老干已增长。 山云终日飞,秀气自飘荡。 山泉涓涓流,落涧有余响。 山月隐隐出,澄辉透林莾。 生尝坐岩石,寂尔遗万想。 横琴试一弄,意外忽忘象。 千年几兴亡,六合一俯仰。 惟传太古声,犹在五弦上。 纯皇与圣帝,作乐理和畅。 志士及幽人,寄情多感怆。 于焉得深趣,不返而遂往。 铢石莫重轻,尺寻奚直枉。 清哉此标节,抑可劝乡党。 予生本静默,意味欲恬养。 偶然从宦游,百态殊鞅掌。 既无移时术,力软不能强。 亦有超世心,倦足欲焉往。 作诗持赠生,厚颜尤惘惝。

译文:

王生你生性高雅闲适,全然不被尘世的功名利禄所束缚。你家居住在蔡山之下,周围的景物都清幽宜人。 蔡山上的松树是哪一年种下的呢,如今那粗壮的树干已经生长了许多年。山间的云朵整日飘浮,灵秀的气韵自在地飘荡着。山间的泉水缓缓流淌,落入山涧还留存着清脆的声响。山间的月亮隐隐约约地升起,澄澈的光辉穿透了山林野草。 你常常坐在岩石之上,寂静地抛却了所有的杂念。你调好琴弦弹奏一曲,不知不觉间竟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景象。千年以来朝代几经兴亡更替,整个天下也不过是在俯仰之间变幻。唯有那太古时期的雅乐之声,还在你的五弦琴上流淌。 贤明的帝王们,制作音乐让世间和谐顺畅。有志之士和隐居之人,寄托情感时常常感慨悲伤。你在这里寻得了深远的意趣,于是就不再返回尘世而一直留在这里。在你心中,钱财的轻重、得失的曲直都已不再重要。 你的节操是多么的清正啊,足以劝勉乡里之人。我生来本就喜欢安静,也想涵养恬淡的性情。偶然间踏上仕途,却被纷繁复杂的世事弄得疲惫不堪。我既没有能改变时局的办法,自身力量又薄弱难以有所作为。我也有超脱尘世的想法,可疲惫的双脚却不知该去往何方。 我写下这首诗赠给你,实在是厚着脸皮,内心还满是惆怅。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