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梁子美召食

湘中佳山水,使指重他部。 高贤驻行节,儒雅饰治具。 虽云入郡广,曾不假多虑。 一扇清微风,融和及生聚。 川原发阳和,草木均雨露。 疏网悉举纲,和声已载路。 时登华远亭,每与胜景遇。 秀岩及南峻,碧江争北注。 回环如户庭,仿佛若绘素。 弥望快遐目,纵吟尽幽趣。 雍容接诸生,谦屈存异顾。 饮食出诚眷,上下捐礼数。 贱子惭不肖,万里困飘寓。 屡尝造宾除,幸此听谈绪。 斐然无所裁,安可继大句。

译文:

在湘中这一片有着秀丽山水的地方,您作为使者,所肩负的职责比其他地区更为重要。您这样的贤才停留在此地,以儒雅的风范准备着接待的器具。虽说进入郡城后事务繁多,但您却不用过多忧虑。您就像一阵清爽的微风,让百姓们感受到融融的暖意。 山川原野都焕发着生机,草木都平等地享受着雨露的滋润。您处理政务就像撒开疏网却能抓住大纲,和谐的歌声已经在道路上传扬。 您时常登上华远亭,总能与美妙的景色相遇。秀丽的岩石和南面的峻岭,碧绿的江水向北奔腾。周围的景色就像自家的庭院一样亲近,又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白描画。极目远望,让人心情畅快,尽情吟诗能体会到幽深的情趣。 您从容地与各位学子交往,谦逊地给予他人特别的关照。在饮食方面也满含着真诚的关怀,上下之间都抛开了繁琐的礼数。 我惭愧自己不成器,从万里之外漂泊到此,陷入困境。我多次来到宾客休息的地方,有幸在这里聆听您的言谈。我实在写不出什么好诗来加以裁剪润色,又怎么能接续您的大作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