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登蒋公门,忽忽五十载。 于今见犹子,省记似前代。 庆源得余波,家范禀性诲。 笔下吐雄文,滔滔涌江海。 胸中抱英气,落落等嵩岱。 十尝试一二,卓荦已称最。 还朝才几时,何时又补外。 河湟复古地,形势壮且大。 册府图籍存,充国城垒在。 临洮建都府,节制中机会。 守之扼喉吭,动则攻腹背。 西羌辄犯顺,种落异向背。 呼嗟秦雍间,氛祲恐未艾。 连年困飞挽,何日贮仓廥。 一病费调养,已甚其可再。 绥怀与剪荡,黑白灿利害。 吾君鉴勤远,静制六合内。 仁如天地心,万类悉容贷。 不矜灵旗伐,未奏短箫凯。 一旦春风来,生意入穷塞。 载瞻将军钺,犹识使者旆。 治边信有术,岂徒威克爱。
送蒋熙州
译文:
当年我登上蒋公的家门,转眼间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如今见到蒋公的侄子你,感觉仿佛看到了蒋公那一代人。
你得益于家族美好的福泽余波,从小受到良好的家风和长辈教诲。你写文章时,笔下涌出雄浑的文字,如江海般滔滔不绝。你胸中怀有英武豪迈的气概,磊落不凡如同嵩山和泰山。你十次展现才华只施展了一二,就已经卓越出众堪称顶尖。
你回到朝廷才没多久,怎么又要外任去地方任职了。河湟地区是古代中原的旧地,地势险要且幅员辽阔。国家的史册典籍里记载着它的过往,汉代赵充国修筑的城垒至今还留存着。临洮设立了都府,这里是控制局势的关键所在。守住此地就如同扼住敌人的咽喉,行动起来则可以对敌人腹背夹击。
西羌常常违抗朝廷的命令,他们的部落有的顺服有的叛逆。可叹秦雍一带,战乱的不祥之气恐怕还不会消散。连年战争,百姓为运送粮草物资而困苦不堪,什么时候才能让粮仓充实起来呢。国家就像一个病人,调养一次已经很艰难了,怎能再承受折腾呢。
安抚怀柔与武力征讨,这两种策略的利弊就像黑白一样分明。我们的君主有长远的眼光,能冷静地掌控天下。他的仁德如同天地之心,对万物都能宽容饶恕。不轻易炫耀武力征伐,所以还没有奏响胜利的凯歌。
一旦春风吹来,生机也会注入那偏远的边塞。人们抬头还能看到将军的仪仗,还能认出使者的旗帜。你治理边疆确实有办法,哪里只是靠威严,也会怀有仁爱之心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