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事辛勤,老大涉忧患。 抚时感零落,髪白亦已惯。 每思初白时,黑者尚千万。 晨梳满一握,中有素丝间。 及其白已甚,色势颇滋蔓。 种种渐无几,星星忽大半。 常情恶衰飒,不欲姿容变。 持镊屡剪摘,煮药勤点换。 久之反自笑,遂事固不谏。 万物入形器,盛衰有期限。 葩英乘春芳,凋灭向秋晚。 人生止百歳,稚耋如早晏。 光阴白驹走,安得常总丱。 形骸任驱役,膂力资治办。 其间得与丧,大率皆梦幻。 既老遂休佚,万熊无足盼。 方当齐椿菌,未暇语鹏鷃。 霜雪华满头,长吟又何怨。
感髪白
译文:
年少的时候辛勤地做事,到了年老又历经诸多忧患。回顾时光,感慨生命就像草木凋零一样,头发变白我也已经习惯了。
每当回想起头发刚开始变白的时候,黑发还有千千万万根呢。早晨梳头时能满满抓上一把头发,其中只是夹杂着一些白发。等到白发越来越多,白色的势头就像藤蔓一样四处蔓延。原本的黑发一点点减少,不知不觉间,星星点点的白发忽然就占据了大半。
人之常情总是厌恶衰老颓败,不想让自己的容貌发生改变。我也曾拿着镊子多次剪摘白发,还勤勉地煮药来点染头发。
时间久了我反而自己笑自己,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去劝止挽回了。世间万物一旦有了具体的形态,兴盛和衰败都是有期限的。花朵趁着春天绽放芬芳,到了秋末就会凋零。
人这一生不过百岁,幼年和老年就如同一天中的早晚。光阴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逝,人怎么可能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呢?
身体任凭岁月驱使,体力也用来处理各种事务。这其中的得与失,大多都像梦幻一样。既然已经年老,那就安心休养,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值得我再去期盼。
此刻我应当像看待椿树和菌类一样,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寿命长短,暂时还无暇去谈论大鹏和小鷃的志向高低。如今霜雪般的白发布满头顶,我可以尽情长吟,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