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

朔风屡起声驱雷,浓霜不许晨晖开。 天高地远槖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舖琼瑰。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 群阴交盛固如此,均被和煦何时哉。 传闻西徼有积雪,平地数尺光皑皑。 贼兵夜冻多死者,万众已望穹庐迥。

译文:

北风一次次地刮起,那呼啸声好似驱赶着滚滚惊雷。浓重的霜霭弥漫,连清晨的阳光都无法穿透,被牢牢地阻挡在外。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仿佛天地间那巨大的风箱在不停鼓动。一股寒冷的气流,稳稳地从天地中央蔓延开来。 大地之神本是极为安静且坚实厚重的,可此时它却突然出现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就像是被剪刀裁剪过一样。 河流原本水流湍急,迅猛得如同射出的箭矢,可这严寒之下,一夜之间河水就凝结起来,像铺上了美玉珍宝一般。 山川的颜色和态势看起来都是那么凄惨沮丧,又怎么能埋怨草木遭受衰败摧折呢? 众多阴冷的力量交织汇聚到强盛的程度,本来就是这样的景象。那能让万物都感受到温暖和煦的时刻,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 听说西部边境地区已经积了厚厚的雪,平地上的积雪有好几尺厚,一片洁白光亮。那些贼兵在寒夜中冻死了很多人,他们的众多人马已经盼望着回到那毡帐之中去了。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