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春秋二百四十年,彗星三见书简编。 当时灾异岂止此,无乃旧史失其传。 咸平距今十八载,数出妖象垂经躔。 圣君忧劳畏天戒,责躬下诏殊恻然。 吏之不良民失职,思得谠谕绳诸愆。 太平日久德泽厚,济济多士追昔覧。 穷幽极远尽闻命,爱君虑国谁敢先。 闻陈药石宜有补,勿谓纶綍为虚言。

译文:

在《春秋》所记载的二百四十年里,彗星一共出现了三次,这些都被详细记录在史册之中。但当时出现的灾异难道仅仅只有这些吗?说不定是旧有的史书没有把所有灾异都记载流传下来。 从咸平年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八年,多次有怪异的天象出现在星宿运行的轨道上。圣明的君主忧心操劳,敬畏上天降下的警戒,责备自己并下诏,言辞中充满了恳切之情。 君主觉得是官吏中有不良之人,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所以希望能得到正直的言论来纠正各种过失。如今太平的日子已经持续很久,君主的德泽深厚,众多贤能之士可以回顾往昔的历史经验。 大家要深入探究,把所有情况都汇报上来,在爱戴君主、忧虑国事方面,谁敢落在前面呢?向君主进献有益的建议应该会对国家有所补益,可不要认为君主的诏书只是些空洞的话语啊。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