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屋良材度中琴,调弦安轸布徽金。 平时已入栋梁用,终古更传山水音。 陈氏得为三世宝,启期无负一生心。 太常密补岩廊化,歌咏南风惠泽深。
陈氏得开元佛殿梁材断为琴传三世矣而归于太常少卿盛诲之请予赋焉
译文:
这首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翻译会面对的诗歌形式,它是一首题咏类诗歌,下面为你将其大致内容转化为较为通俗的表述:
有一座佛殿的上好木材,被精心制作成了琴。工匠调好琴弦、安好琴轸,还镶嵌上了作为音位标志的徽金。这木材啊,原本就有着成为栋梁的资质,能承担建造佛殿这样重要的使命,如今制成琴后,更是能永远流传出如山水般美妙的琴音。
这把琴被陈氏家族视为传家之宝,已经传承了三代。就像荣启期一样,拥有这把琴,陈氏家族也算是不负一生所求,心中满是满足。
如今这把琴到了太常少卿盛诲的手中。太常少卿您在朝廷上辅助君王,为国家的教化默默贡献着力量。您就像那奏响《南风》之歌的贤君,用您的德行和智慧,让百姓沐浴在深厚的恩泽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 • 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