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邦师

天台邦公,善琴与诗,时称僧之雄。 琴尽古意,诗得古风。 自云天圣景祐中,踪迹犹飘蓬。 大淮南北,长江西东。 人之奇者必就见,景之胜者多游从。 尔来五六载,不与当时同。 髪白体且瘦,所适多疏慵。 却担一枝筇,归老天台峰。

译文:

天台有位邦公,擅长弹琴与作诗,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僧人中的佼佼者。 他弹琴尽显古时琴曲的韵味,作诗深得古代诗歌的风骨。他自己说在天圣、景祐年间,行踪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 他的足迹遍布淮河的南北两岸,长江的东西两方。只要是遇到那些有奇能异才的人,他必定会前去拜访;只要是有优美景色的地方,他大多会去游览。 到如今过了五六载,他的情况和当时大不一样了。他头发变白,身体也消瘦了,所到之处大多表现得疏懒倦怠。 如今他只挑着一根竹杖,回到天台峰去安度晚年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