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军惠泉呈李使君舜卿

苍山抱西城,蒙泉发山麓。 一泓养虚净,大石坼岩澳。 源脤潗潗来,星珠沸相续。 何人潴方池,不使声瀑瀑。 四围叠琳琅,百丈荫云木。 波底金莲花,万叶绿绮缛。 畏清无鱼虾,因亦远鸥鹄。 俯视洞五脏,安敢濯两足。 循池隅西南,渐见泄泉滀。 怒声始可听,势如脱桎梏。 涎沫卷飞练,潨鸣射碎玉。 曲折谿路长,幽响远连属。 安得朱丝弦,为写沧浪曲。 派泽山下田,岁常稔麰谷。 憧憧负缾盎,清入郡人腹。 惠名由此欤,图牒曾不录。 崔碣镵文章,无数不暇读。 亦欲有佳句,恐为惠泉辱。 使君心自清,馆宫泉上宿。 一勺蜕尘轩,岂比樽酒渌。 磅礴壮士气,常为山水伏。 天下几林泉,无金买卜筑。 空兹嚼屠门,野人真碌碌。

译文:

苍翠的山峦环抱着荆门军的西城,蒙泉从山脚下汩汩涌出。 一汪清泉涵养着空灵纯净的气质,巨大的石块在山坳的岩石处裂开。 泉水从源头缓缓流淌而来,如同珍珠般的水泡不断翻滚沸腾,接连不断。 不知是何人在这里筑起了方形的水池,让泉水不再发出喧嚣的瀑瀑声。 水池四周堆叠着如同美玉般的石头,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像云朵一样为水池投下阴凉。 池底生长着金莲花,万片绿叶如同华丽的锦缎般繁密。 因为泉水太过清澈,连鱼虾都不敢栖息,鸥鹄也远远避开。 俯身凝视这清澈的泉水,仿佛能看透五脏六腑,又怎敢用双脚去玷污它呢。 沿着水池的西南角落走去,渐渐能看到泉水泄出后汇聚成潭。 这时才听到泉水发出汹涌的声响,那势头就像挣脱了枷锁一般。 泉水激起的泡沫如同卷起的白色丝带,水流冲击的声音好似射碎的玉石。 泉水沿着曲折的溪流流淌,那幽深的声响在远处连绵不断。 怎样才能找到一把朱丝弦琴,来弹奏一曲《沧浪曲》以匹配这美景呢。 泉水润泽着山下的农田,每年庄稼都能获得丰收。 来来往往的人们背着瓶瓶罐罐,汲取这清澈的泉水,让它流入郡人的腹中。 “惠泉”这个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吧,可惜图册典籍中却没有相关的记载。 泉边石碑上刻满了文章,多得让人来不及阅读。 我也想写下美妙的诗句,又怕自己的文字辱没了这惠泉的美景。 李使君您的内心本就清澈纯净,还在泉边的馆舍中住宿。 饮上一勺这泉水,能让人摆脱尘世的烦扰,这又岂是美酒所能比拟的呢。 这磅礴的泉景能振奋人的士气,让人为这山水之美所折服。 天下有多少林泉胜景啊,可惜没有钱财去购置一处隐居之地。 我只能在这里空羡这美景,像我这样的山野之人真是平庸无奇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