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溪道中

夜雨声绵绵,朝雨势未歇。 行役良间关,炎歊暂祛遏。 苹藻香幽幽,陂池水活活。 咫尺迷见闻,淋漓彻衣褐。 坎泥甚胶凝,塍路无尺阔。 饥僮与羸骖,十步九颠蹷。 攲鞍髀欲僵,风盖手屡脱。 惊目不暇瞬,危魂亦已怛。 处险贵能安,欲速或未达。 圣禹尝輴行,文公尚胡拔。 彼勤事业大,吾劳簿书末。 香城到长堤,轩眉解蹙頞。 大道吾所归,宁为险途夺。

译文:

夜晚,雨连绵不断地下着,到了早晨,雨势依然没有停歇。我出门远行,这一路实在是艰难曲折,不过炎热的暑气倒是暂时被这雨驱散了。 水中的苹草和藻类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池塘里的水潺潺流淌。眼前不过咫尺的距离,却几乎看不清周围的景象,也听不清其他声音,雨水淋透了我的衣衫。 道路上的泥坑,里面的泥土十分黏稠,田埂上的小路狭窄得连一尺宽都没有。饥饿的书童和瘦弱的马匹,走十步有九次要摔倒。 我斜靠在马鞍上,大腿都快麻木僵硬了,手中撑着的伞也多次被风吹落。眼睛被这惊险的景象吓得来不及眨眼,内心也惶恐不安。 身处险境,贵在能够保持镇定,要是一味图快,说不定还无法顺利通过。古代的大禹治水时还曾乘坐輴车艰难前行,晋文公也经历过被困的困境。 他们为了伟大的事业辛勤付出,而我不过是为了处理一些琐碎的文书事务而奔波劳累。 终于到达了香城旁的长堤,我舒展眉头,不再愁眉苦脸。宽阔的大道才是我要走的路,我怎么能被这危险的路途吓倒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