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示内

生计唯兹椀,般擎岂惮劳。 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 阮杓非同调,颜瓢庶共操。 朝盛负余米,暮贮藉残糟。 幸免墦间乞,终甘泽畔逃。 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 傥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 绰然真自许,嘑尔未应饕。 世久轻原宪,人方逐子敖。 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

译文:

我的生活来源就只有这一只碗,拿着它四处奔波又怎会害怕辛劳呢。 这碗虽然是由各种材料拼凑假合而成,并非是我亲手揉捏烧制出来的。 它和阮籍喝酒的杓子可不是一类,倒和颜回的瓢或许有相同的操守。 早上它能装下讨来的余米,晚上可以盛着别人施舍的残糟。 有了这碗,至少能让我避免像那个在坟间乞讨的人一样卑贱,我也终究甘愿像屈原那样在泽畔隐居而逃世。 出门挑东西的时候,这碗配上竹子做的拐杖正合适;捧着它的时候,搭配葛布做的袍子也相得益彰。 倘若接受了像桑间女子那样不恰当的馈赠,又怎么能忍受自己像井上的蛴螬那样不堪呢。 我坦然地自我认可,那些对别人吆喝着施舍的人,我并不认为他们是慷慨大方。 长久以来,世人都轻视像原宪那样安贫乐道的人,却都去追逐像子敖那样的富贵权势之徒。 希望你能和我一样珍惜这只碗所代表的品质,一直坚守到头发变白的那一天。
关于作者
宋代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