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 嗟哉武溪何毒淫。 飞湍瀑流泻云岑,砰激百两雷车音。 吾闻神汉之初始开𣃁,史君姓周其各煜。 至今庙在乐昌西,苔藓残碑仅填读。 武水之源自何出,郴州武县鸬鹚石。 南入桂阳三百里,峻濑洪涛互淙射。 其谁写此入新声,一曲马援门人笛。 南方耆旧传此水,乐昌之泷兹乃是。 退之昔日泛潮阳,曾到泷头问泷吏。 我今以选来番禺,事与昌黎殊不类。 未尝神色辄戃慌,何至形容遽憔悴。 但怜岁晚毛鬓侵,故园一别至于今。 溪光罨画清且浅,朱藤覆水成春阴。 何为在此婴朝簪,翩然走马驰骎骎。 南逾瘴岭穷崎崟,梅花初开雪成林。 韶石仿佛闻舜琴,曹源一滴清人心。 远民安堵年谷稔,百蛮航海来献琛。 嗟余才薄力不任,报君夙夜输诚忱。 布宣条教勤官箴,有佳山水亦出寻。 乐平吾乐何有极,不信弦歌武溪深。
续武溪深
译文:
滔滔不绝的武溪是多么深邃啊,鸟儿难以飞越,野兽不敢靠近。
可叹这武溪的水是如此的险恶。
奔腾的急流和飞泻的瀑布从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倾泻而下,那轰鸣声如同上百辆雷车相互撞击。
我听说在神圣的汉朝刚刚开始开发这里的时候,有位姓周名煜的太守。
至今他的庙宇还在乐昌的西边,那布满苔藓的残碑上的文字只能勉强辨认。
武水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郴州武县的鸬鹚石。
它向南流入桂阳三百里,湍急的水流和巨大的波涛相互冲击。
是谁把这武溪的景象谱成新的乐曲呢?是马援门人的一曲笛声。
南方的老人相传这武水,乐昌的急流就是其中最险要的地方。
当年韩愈被贬去潮阳,曾经到泷头询问泷吏。
如今我因为被选拔来到番禺,情况和昌黎先生大不相同。
我不曾因为这险恶的环境而惊慌失措,更不至于面容立刻变得憔悴。
只是怜惜岁月已晚,头发和胡须都花白了,自从离开故乡到现在已经很久了。
溪中的波光如同色彩鲜明的图画,清澈而又浅淡,红色的藤蔓覆盖在水面上,形成了春天的阴凉。
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戴着朝冠为官呢,不如轻快地骑马疾驰而去。
向南越过那充满瘴气的山岭,历经崎岖险峻的道路,此时梅花初开,如同雪林一般。
在韶石仿佛能听到舜帝弹奏的琴音,曹溪的一滴水也能让人心神清净。
远方的百姓安居乐业,年年五谷丰登,众多的少数民族渡海来进献珍宝。
可叹我才学浅薄,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只能日夜向君主献上自己的忠诚。
我会努力宣传朝廷的法令,遵守为官的箴言,有好的山水也会出门去探寻。
在乐平我心中的快乐没有尽头,不相信这武溪的幽深能阻碍我内心的欢歌。
关于作者
宋代 • 蒋之奇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英宗初,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倾侧反复,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历江西、河北、陕西、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哲宗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改广、瀛、熙州。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符末,责守汝、庆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同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以疾告归。三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杂著百余卷,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其中已见《春卿遗稿》者删省)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