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二首 其二

扰扰从俗为,日与所学戾。 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 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髙世。 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译文:

半夜时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平日里,我忙忙碌碌地跟随着世俗的脚步去做事,可这一天天下来,我所做的和我一直学习、秉持的道理完全背离。 我呆呆地坐着,把这些事反复思量,心里充满了愧疚,甚至都不好意思面对自己。 我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讨厌盲目地随波逐流;可要是一味迎合世俗,我又担心会被世人觉得自命清高。 究竟是谁造成了坚守道义和迎合世俗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呢?我怎么就没办法让它们统一起来,达到我所期望的那样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