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德相门阑,分符众比难。 忧民如有病,见客似无官。 地镇三秦重,衙当二华寒。 道心轻仗钺,诗性鄙登坛。 佐幕多名士,开筵少俗欢。 星连蒲分野,河带渭波澜。 劝课耕初动,行香漏未残。 书容吾道借,琴听越僧弹。 拜敕风鸣珮,朝元露湿冠。 皇恩终锡马,清梦必骖鸾。 报国嫌言利,修真笑炼丹。 高碑人待立,此咏愿同刊。
上左冯陈使君
译文:
您有着祖辈的德泽,出身于相府名门,被授予符节去治理一方,众人都难以与您相比。
您忧心百姓,就好像自己身体患病一般感同身受,接见宾客时,又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子。
您所镇守之地处于三秦要冲,地位十分重要,官衙正对着华山和少华山,透着一股清寒之气。
您心怀道义,并不看重手中的兵权;富有诗性,对那些登上将坛追求功名利禄之事十分鄙夷。
您幕府之中辅佐的都是知名贤士,举办宴会也没有那些庸俗的欢乐。
您管辖之地的星宿与蒲州的分野相连,黄河如同衣带般环绕,还连着渭河的波澜。
您鼓励督促百姓耕作,农事刚刚开始发动;去寺庙焚香祈福时,更漏还未滴尽。
您允许我在学问之道上有所借鉴,还能聆听来自越地僧人弹奏的琴音。
您恭敬地接受皇帝的敕令,身上玉佩随着清风作响;去朝拜天子时,露水打湿了您的冠冕。
皇帝的恩泽终究会赏赐您良马,您在清梦之中必定能与仙人一同驾着鸾鸟遨游。
您一心报国,嫌弃谈论利益之事;真心修行,嘲笑那些炼丹求仙的行为。
人们都等着为您树立高大的碑石来歌颂您的功绩,我希望这首诗能和那碑上的文字一同刊刻流传。
关于作者
宋代 • 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