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 桂籍冠伦辈,天下知声光。 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 余亦好古者,诗礼承余芳。 赴义忘白刃,奋节凌秋霜。 垂衣遇圣主,射策遭时昌。 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棘寺陪法吏,奉使安殊方。 薄才难变俗,贱节惟勤王。 务简忽兴念,不觉心徬徨。 慈亲违万里,瘴雨悲南荒。 端居增浩叹,离恨销刚肠。 木落多异感,蝉鸣非故乡。 长思千万乘,奉职升周行。 步武亲玉陛,献纳肩忠良。 功成自高退,散发游沧浪。

译文:

我家世代传承儒家的学业,好几代人都出仕为官、声名显赫。家族中有人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在天下都享有盛誉。 有些人空有才华却没有好的命运,始终不能进入翰林院(玉堂代指翰林院)任职。我也是个喜爱古代文化的人,传承着诗书礼仪的优良传统。 为了正义我可以不顾白刃加身,秉持气节能超越秋霜般高洁。我有幸遇到圣明的君主,赶上政治昌明的时代参加科举考试。 十九岁时我就高中进士,二十岁就开始参与国家典章事务。我曾在大理寺(棘寺代指大理寺)与法吏共事,还奉命出使远方安定边地。 我才能浅薄难以改变风俗,只能坚守卑微的气节,一心为君王效力。公务清闲时忽然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心中满是彷徨。 我的父母远在万里之外,在南方荒蛮之地饱受瘴雨之苦。我闲居时不由得长叹,离别的愁恨让我这刚硬心肠也渐渐销蚀。 树叶飘落引发我诸多异样的感触,蝉鸣声也让我意识到这不是故乡。我常常思念着天子,希望能尽职效力在朝堂之上。 我渴望能一步步走近宫殿的玉阶,像忠臣良将一样向君主建言献策。等到功成名就后,我就潇洒隐退,披散着头发在沧浪之畔自在遨游。
关于作者
宋代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