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僧荣妙胜斋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 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 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 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 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髙谈信能承。 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夸,是境方清澄。 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译文:

温柔和善的江记室(江淹)啊,他旧日的居所就在西陵这个地方。 往昔这里本是充满文雅气息的所在,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兴起了。 那越江向下流入大海,门前青紫色的波浪翻腾涌动。 那苍茫的梦笔生花的故事啊,有谁能像这画桥一样与之相称。 世道长久以来都处于蒙昧不清的状态,那些道德高尚、智慧超凡的人也失去了行事的准则。 空有名号又有谁能有与之匹配的实际呢,人的身体来来去去又凭借着什么呢。 万物都有动静的状态,它们最初并非是有所回应而产生的。 大家纷纷忙忙地追逐各自的趣味,自己却不知道已经远离了真正的佛法。 这位高僧学习智者大师的学问,高谈阔论的确能够传承其精髓。 懂得以妙为胜的道理,新题写在斋室之上接连不断。 事物的外在形象不值得夸赞,这样的境界才是清澈澄明的。 我期待着能得到高僧的教诲授记,就如同得到燃灯佛的指引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