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荣叔归萧山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隄。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译文:

往昔我来到会稽这个地方,坐着小船从江堤出发。 江面上一片苍茫,远远望着渡口的道路,隐约能看到那幽静的寺院。 险峻的山岭间散发着空灵之气,我怀疑有得道高人隐居在此。 这里有众多高僧大德守护着,周围的树木都长得郁郁葱葱。 我的那位出家为僧的长辈,早年就摆脱了尘世的烦恼与迷惑。 他秉持戒律,破除了身、口、意三业的束缚,悟道的境界达到了深邃的极致。 他用佛法的大网庇护着众生,心中没有丝毫的界限之分。 他手持戒刀,远离了大鱼大肉,让水中和陆地上的生灵都免受伤害。 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极限和态势,实在难以去一一评说其中的高下。 他静静地披着僧衣,谁又能去评判他修行的深浅呢? 他一天六时都在宣讲佛法的声音,众多生灵都承蒙他的引导和帮助。 愚昧的人本就没有见识,有见识的人又难以去彻底探究佛法的奥秘。 像我能理解他所讲的这些,又怎么能去议论东西南北的方向(暗指不被世俗的分别心所左右)。 我恭敬地行礼为他送别,祝愿他回到那美丽的故乡山间小路。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