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屏师

庭柳日衰落,已听暮蝉吟。 吾州西郭外,谁感故人心。 卧病观元化,悠悠信难谌。 不为物所迁,固知幽趣深。 情来念不浅,道丧理亦沉。 相望五千里,江汉水涔涔。 神游不可到,短梦安能寻。 不如东归翼,华髪满瑶簪。

译文:

庭院里的柳树一天天枝叶凋零,我已经能听到暮蝉的哀吟。在我所在州城的西郊外,有谁能体会到我这故旧之人的心意呢? 我卧病在床,观望着大自然的变化,觉得世间万物的运转真是难以捉摸,难以让人完全信赖。如果不被外物所左右,自然就能领悟到那清幽的意趣有多深厚。 情思涌起,这份思念可一点都不浅啊,可如今道义沦丧,事理也变得晦涩难明。 我和您相隔足有五千里之遥,那江汉之水浩浩汤汤,流淌不息。我的神魂想要去和您相见却到不了您身边,短暂的梦境里又哪里能寻到您的踪迹。 真不如化作一只向东飞回故乡的鸟儿啊,只可惜我如今头发花白,都插满了发簪,已不复当年。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