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赋

永念暑雨烦,居然蹈忧沴。 宁谓生怨咨,甘为小人敝。 阴淫亦何患,临观大川逝。 竹屋虽小疏,补苴岂无计。 水性本就下,平川衍无势。 壅隘何不胜,湫底何由济。 河伯逢海若,足使夸洋裔。 池鱼肆涵泳,洋洋旁轩砌。 流汗一已收,萧骚抚轻袂。 安得趣东归,舟航应不滞。

译文:

长久以来我都被这暑雨所困扰,没想到竟然陷入了这种忧苦和灾患之中。 哪里能料到会因此产生埋怨和叹息呢,我甘愿承受这小民的困厄。 过多的雨水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我站在那里看着大河奔腾而去。 我的竹屋虽然有些狭小又简陋,但难道就没有修补它的办法吗? 水的本性本来就是往低处流,平坦的原野没有阻挡它的地势。 可河道堵塞的地方又怎么能承受这么多的水呢,低洼之处又怎么能排出去水呢? 就像河伯遇到了海若,这足以让他停止在海边的自夸了。 池塘里的鱼儿肆意地游动,自由自在地在屋前的台阶旁游来游去。 身上的汗水已经收住,我轻轻抚摸着衣袖,感受着那微风的吹拂。 怎样才能尽快回到东方的家乡呢,希望那行船能够顺利,不会受到阻碍。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