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二

夭娥属客舞,乐府声寂寥。 翘彦列中堂,于以娱终朝。 谁言野人乐,孤坐自逍遥。 青松有幽操,白石割圭刀。 人生若朝露,哀乐迭相招。 焉用金玉姿,甘被膏火销。 翛然卧林下,不系市与朝。 何必薄周孔,使我为由巢。

译文:

美丽的歌女陪客人起舞,乐府的歌声却显得寂静无声。 杰出的贤才们围坐在中堂之上,就这样欢乐地度过了一整天。 谁说山野之人的生活快乐呢?不过是孤独地坐着,自己享受那逍遥罢了。 青松有着清幽高洁的操守,洁白的石头就像可用作圭刀一样(虽美却无用)。 人生就如同早晨的露水一般短暂,悲哀和欢乐总是交替而来。 哪里用得着拥有金玉般的姿容,心甘情愿地被那权势的“膏火”所销蚀呢。 我悠然自得地躺在山林之下,不被那市井和朝堂的俗事所束缚。 又何必去轻视周公和孔子呢,非要让我去做许由、巢父那样的隐士。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