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杂诗 其三 杂诗 其三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 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 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 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 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 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 译文: 人生在世,日子一天天过去,浑浑噩噩,自己就好像那极其细微的一根毫毛一样微不足道。 何必像伯夷、叔齐那样在首阳山挨饿呢,也不一定非要去那象征着功名的承明殿谋取官职。 通达事理的人不会去空谈命运,他们以因宠辱得失而惊慌失措为耻。 他们要么不像被关在笼子里失去自由的老虎,要么就像在山林中自在生活的麖鹿。 那些内心焦虑还想向世俗之人炫耀的人,表面上看似高洁,其实还是为了追求名声。 占卜之术虽然是小技艺,但像严君平那样在成都卜筮,隐居而自得其乐,真是潇洒自在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