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磻翁龙尾砚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 秋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 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夸龙子。 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 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 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 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译文:

龙尾山连绵盘绕八十里,山中有个深潭不见底。秋天的月亮高高挂起,潭中弥漫着黑色的雾气,潭里有石头颜色如墨一般。山川的灵秀之气散逸却不消散,风云的力量在这里也没能把它变成砂砾。这些石头凝聚成了稀世珍宝,似乎自有其主宰。在水上探寻寻找,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经过一年时间才好不容易得到,都不敢轻易拿去售卖。 我从前游览江南的时候,有朋友送给我,还夸赞这是龙子一般的宝贝。我知道龙能够变化多端,心想这石头或许也有难以捉摸的特性。把它精心雕琢成一方巨大的砚台,用大笔蘸墨挥写《离骚》这样的佳作。砚台中间是圆形,象征着天的形状,外面是方形,寓意着地的模样。它散发着熠熠的光彩,砚角好似涌起波浪,仔细看还能发现上面有着绀罗般的纹理。它的莹润程度无与伦比,让人把玩喜爱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如今我闲散无事,如同无用的樗树。特意把这砚台赠送给华阳那位擅长写华丽文章的人。我听说蜀地有很多有学问的人,把这砚台放在文人的书斋里,就如同作战的武器。您如果研究经书到极致而停笔,就请把这珍贵的砚台当作经典大轴传给后代吧。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