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

读书北轩下,独玩太古清。 稚子请我说,糟粕顾何明。 念彼硁硁人,方起浩浩情。 遗兹以蹈彼,于理或易平。 深愧邹鲁生,章句誓成名。 记问数寸间,孰知躬所行。 为人鬻所有,利如九河倾。 中性或易迁,吾志将难撄。 泛然美造化,庶使学躬耕。

译文:

我在北轩之下专心读书,独自领略着远古以来的纯净、清逸之境。天真的孩子跑过来请我给他讲讲读书的道理,可我觉得那些书本里的糟粕又有什么值得明白的呢? 想想那些固执浅薄的人,正涌起无穷无尽的追名逐利之情。舍弃了内心的纯真和质朴去追逐那些世俗名利,从道理上来说或许很容易就会失衡。 我深感愧对那些邹鲁之地尊崇儒学、致力于章句之学以求成名的学子。他们只专注于记忆、询问书本上那几寸篇幅里的知识,又有谁真正懂得将所学用于自身的实践呢? 有些人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当作商品去售卖,追逐利益就像那九条大河之水倾泻而下一般贪婪。人的本性或许容易改变,但我的志向却难以被撼动。 我只想放任自己赞美这自然的造化,希望能让自己学会亲自耕种,回归质朴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