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东岭 东岭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东岭寄吾庐,西崦多屐齿。 何为不惮陟,下视湘川水。 此水不涌激,朝暮流未已。 烟云媚幽趣,落日更清泚。 徙倚有髙木,独往每自喜。 山猿助我啸,幽鸟司我跂。 山僧忽吾怪,使汝识善逝。 译文: 我把自己的屋子安在东岭之上,西山上则遍布着我来来往往的足迹。 为什么我从不害怕登山的艰辛呢?因为站在高处向下俯瞰,能看到那湘川之水。 这湘川的水并不汹涌澎湃,从早到晚不停地流淌着。 山间的烟云增添了清幽的意趣,落日的余晖让水面更加清澈明亮。 我在高大的树木旁徘徊流连,独自出行时总会感到满心欢喜。 山中的猿猴仿佛在配合我放声长啸,幽居的鸟儿像是在留意我的一举一动。 山中的僧人忽然觉得我有些奇怪,他告诉我要领悟那善逝的真谛(注:“善逝”在佛教中指佛,这里表达一种超脱的、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