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

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 堂下佳蔬已数畦,堂东更种连坡麦。 不能下帷学董相,何暇悲歌如寗戚。 布裘藜杖自来往,山禽幽弄均春力。 桉上诗书罗缣缃,炉中烧药笑王阳。 晨炊且籴北仓粟,冬服已指山前桑。 南冈差髙多种橘,迤北渐下宜栽秧。 北邻亦有放达士,道路壶榼常相望。

译文:

眉阳先生苏轼是齐安的一位客人,他在雪中建造了雪堂,喜爱那纯净洁白的雪。 雪堂下面已经有好几畦长势良好的蔬菜,雪堂东边还种满了连坡的麦子。 他不会像董仲舒那样放下帷帐专心苦读经书,也没闲工夫像宁戚那样悲歌自荐求官。 他穿着布裘,拄着藜杖,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山间的鸟儿婉转啼鸣,仿佛都在均匀地施发着春天的活力。 书案上摆放着用缣缃装帧的诗书,他在炉中烧着丹药,像嘲笑王阳一样看待追求名利之人。 早上做饭的粮食暂且从北仓购买,冬天穿的衣服所需的蚕丝已经指望上了山前的桑树。 南边的山冈地势稍高,适合种上许多橘子树;往北地势逐渐低下去,那里适合栽种稻秧。 北边的邻居也是个放旷豁达的人,两人之间常常能看到提着酒壶互相往来的身影。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