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相游云光

方驾出齐山,五月未甚暑。 遥瞻六峰道,修烟莽如禇。 浮屠在山半,卜筑气象古。 松风下石窦,阴泉鸣竹坞。 堂堂老禅子,游方遍中土。 十年不下山,不及朝市语。 拂云有幽步,凌空开峻宇。 登山复望山,六峰艶如舞。 时当一阴候,阳气骄且舞。 龙蛇伏草莽,往往暴为雨。 由兹向揺落,流光不足数。 篮舆当复来,相与同支许。

译文:

我和友人并驾齐驱,一同驶出齐山。此时正值五月,天气还不算十分炎热。远远眺望通往六峰山的道路,那缭绕的烟雾莽莽苍苍,就像铺开的白色丝绢。 半山腰处有一座佛塔,那塔周围的建筑选址营造,尽显古朴气象。松间的风从石缝间吹下,山阴的泉水在竹坞里叮咚作响。 有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僧人,他曾云游四方,踏遍中原大地。如今他已十年未曾下山,对那朝堂与市井的话语都不再关心。 顺着拂动云朵的小径悠然漫步,在高空中能看到雄伟的屋宇。登上一座山再眺望其他山峰,那六座山峰艳丽多姿,仿佛在翩翩起舞。 此时正值阴气初起的时候,阳气却依旧骄横地舞动着。龙蛇都潜藏在草莽之中,时不时就会突然降下暴雨。 从这之后就将迎来草木凋零的时节,时光匆匆,实在不值得去细数。 我定要再坐竹轿前来,和友人像支遁与许询一样,在此逍遥相伴。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