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戯呈句偈

七尺潜虬出海污,久同病士御三车。 旃檀雕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 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 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

译文:

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这根沉香拄杖如同一条七尺长潜藏的蛟龙,从污浊的海水中跃出。它长久以来陪伴着像我这样的病弱之人,就像驾驭着三乘佛法之车(这里“三车”是佛教用语,比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用旃檀木雕刻成拄杖,可这终究不是事物的本相。就像薝卜花虽芬芳四溢,随意飘散,也不过是外在表象。 拄着它,要超越是非观念,去参悟佛法的奇妙运用。它能陪着我穿过云雾、涉过河水,度过漫漫生涯。 东林寺的大德高僧啊,你可知道吗?其实,像这拄杖一样默默无言,不声不响,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真谛的行家呢。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