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介亭

使君中和堂,六月无炎溽。 随呼众宾集,一笑清风足。 复为曲水饮,石面涌寒渌。 持杯襟袂凉,酒出金鲸腹。 旌旗登凤皇,羽翼在林麓。 半空老崖断,千载灵药伏。 松杉各雄枝,螭蜃傍奔逐。 古韵岂尘世,遐瞻有天目。 霸国荒故坛,𫮃社移新屋。 霞标起山近,潮势卷江速。 物外得长凉,樽前寻往躅。 有客告将行,迟留待珠玉。 欣然点鼠须,万象归一幅。 终篇灿灿动,满座琅琅读。 此时天乐奏,到夜山鬼哭。 和之惭岂敢,来者信难续。 粉壁鉴相射,香媒尘不触。 醉归扫双堵,字字照岩谷。 星辰众所仰,富贵公岂欲。 一言换凡骨,芝术谁能服。

译文:

知州大人的中和堂里,六月时分也没有炎热潮湿的感觉。 一声招呼,众多宾客便聚集而来,大家相视一笑,清风拂面,惬意十足。 接着举办曲水宴饮的活动,石头上涌出清凉碧绿的泉水。 手持酒杯,衣襟和衣袖都带着凉意,美酒从巨大的酒器中倒出。 众人打着旌旗登上凤凰山,就像长了羽翼在山林间穿梭。 半空中古老的山崖断裂,传说中千年的灵药就隐藏其中。 松杉都伸展着粗壮的树枝,仿佛螭龙和蜃龙在旁边奔跑追逐。 这里的古朴韵味岂是尘世所有,远远望去能看到天目山。 昔日霸国的旧祭坛已经荒废,祭祀的场地也建起了新屋。 彩霞映照的山峰就在近处拔地而起,潮水的势头迅猛,卷着江水快速奔流。 在这尘世之外能长久享受清凉,在酒杯前追寻古人的足迹。 有客人告知即将远行,大家挽留他,希望他能留下佳作。 客人欣然拿起毛笔,万千景象都被他绘入诗中。 诗写成后光彩夺目,满座的人都琅琅诵读。 此时仿佛有天上的仙乐奏响,到了夜里连山鬼都为之悲哭。 我哪里敢去和他的诗,后来者想必也难以续写如此佳作。 诗句写在粉壁上光彩照人,如同有香护着不让灰尘沾染。 我醉着回去后在墙上挥毫泼墨,每一个字都能照亮山谷。 您就像星辰被众人敬仰,富贵又怎会是您所追求的呢。 您的一句话就能让人脱胎换骨,那些灵芝白术之类的仙药又有谁会去服用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季孙

刘季孙(一○三三~一○九二),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平子。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于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季孙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