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雉山书斋

松阴江曲旧斋堂,别业归来各一方。 吟想晚潮烟柳湿,梦游春槛露花凉。 杨朱路远空南北,青帝亭闲自短长。 何门扬鞭访前景,竹窗重整读书床。

译文:

在那江水弯曲处的松林树荫下,曾有我旧时的斋堂。自从离开那处别业,如今大家都天各一方了。 我时常在吟咏中想象着傍晚潮水涨起,岸边的烟柳被水汽打湿的景象;在睡梦中仿佛回到了春天的栏杆边,带着露水的花朵透着丝丝凉意。 就像杨朱面对四通八达的道路,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也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迷茫,南北奔波却似乎没有结果。而掌管春天的青帝所居的亭台,悠闲地立在那里,不管时光是长是短地流逝。 我该从哪条路扬鞭出发,去寻访旧时的风景呢?真想重新回到那竹窗之下,整理好读书的床铺,再过上往日宁静的读书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陈轩

陈轩,字元舆,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平江军节度推官。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知汀州,与通判郭祥正酬唱百余篇(《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江志》)。哲宗元祐中为礼部郎中、徐王府翊善。六年,为秘阁校理,迁中书舍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四六八)。八年,以龙图阁待制知庐州(同土书卷四八三)。绍圣元年(一○九四),徒杭州。三年,移江宁府(《乾道临安志》卷三)。徽宗立,召为兵部侍郎兼侍读。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杭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徒知福州(同上书)。卒,年八十四。《宋史》卷三四六有传。今绿诗二十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