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鼎倅陈安仁虞部

峨峨阳山,民资以仁。 僭阳欺天,不需不神。 而乞于民,泱泱沅江。 城繄以宁,横流溃川。 不畜不灵,将坎于城。 暴政残俗,剧于怀襄。 猾胥扰民,甚于凶荒。 借公后时,吾民几亡。 舞公入城,若旱而雨。 若霖而晴,颂公之还。 孰灵沅江,孰神阳山。

译文:

那巍峨高耸的阳山啊,本应是百姓赖以获得仁德庇佑的地方。可如今却有那僭越阳德、欺瞒上天的情况出现,它既不施行恩泽,也不显灵保佑百姓。 而百姓只能向浩浩荡荡的沅江祈求福祉。城市依靠着沅江才得以安宁,可当洪水泛滥,江河决堤。水流不积蓄、不灵验,眼看着就要淹没城墙。 暴虐的政令、败坏的习俗,比远古的大水灾“怀襄”之祸还要厉害。狡猾的小吏骚扰百姓,比严重的灾荒还要可怕。 要是请您来治理来得再晚一些,我们的百姓几乎就要灭亡了。 您舞动风采进入城中,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又好像连绵阴雨之后迎来晴朗的天空。人们都歌颂您的到来。 是谁让沅江显灵保城安澜?是谁让阳山重新有了神明般的庇佑呢?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