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舜毕秘校席上赠黄州法曹杜孟坚即君懿职方之孙也

青天无云日华满,小妓楼中吹玉管。 卷帘不信夜霜寒,熏兰酌桂肌肤暖。 黄州之客最少年,醉来口角倾词源。 惊龙掣电绕沧海,沙场阵马成功旋。 殿赐新袍织春草,水溢双瞳犀插脑。 壮图伫结明主知,带束黄金应未老。 宣城忆拜乃翁时,幕中珠履皆雄奇。 至今名姓记僧壁,当年已识麒麟儿。 嗟予老人日零落,两鬓衰蓬眼生瘼。 寸心犹欲慕夷齐,险路无缘攀卫霍。 邂逅桐乡逢故人,槐槽泻酿追阳春。 形容若画凌烟阁,第一江南寻隐沦。

译文:

这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内容: 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的光辉洒遍大地。在小妓所在的楼中,有人吹奏着玉管。 卷起帘子,竟不觉得夜霜的寒冷,屋内熏着兰香,饮着桂酒,让人肌肤都感到暖融融的。 来自黄州的客人最为年少,喝醉之后,口角间滔滔不绝地涌出如源泉般的词藻。 他的才思就像惊龙掣电一般,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又好似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战马,成功凯旋。 他身着皇帝赏赐的新袍,上面织着春天的花草图案,双眼灵动有神,好像溢满了水,脑袋聪慧,如同插着犀角。 他怀揣着宏伟的抱负,正等着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束着黄金腰带成就功名时应还正值壮年。 我还记得在宣城拜见他祖父的时候,幕府中那些穿着华丽的宾客个个都雄姿英发、不同凡响。 到现在,他们的名姓还记在僧舍的墙壁上,当年我就已看出他是不凡的麒麟儿。 可叹我如今已步入老年,一天天走向衰落,两鬓的头发如同蓬草般稀疏且斑白,眼睛也生出了疾病。 我这一颗心依然想要追慕伯夷、叔齐那样的高洁品行,却没有机会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艰险的道路上建立功勋。 在桐乡偶然间邂逅了这位故人,大家用槐木槽过滤美酒,一同追念这美好的时光。 他的容貌如果画在凌烟阁上,那必定是江南最值得寻找的隐士般的人物啊。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