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何公桧部使者杨公潜古命予赋之

合肥有老桧,得名自何公。 何公何代人,名迹了莫穷。 高枝偃羽盖,低枝卧苍龙。 盘根彻厚地,疏影落寒空。 荏苒九天碧,仍为烟雾蒙。 相传魏武帝,解甲休铁骢。 尝坐此桧下,吞吴未成功。 至今晦暝夕,往往扬英风。 我公心好古,清标耸千峰。 鉴赏挥巨笔,丹青孰为工。 璨璨发明玉,琤琤叩丝桐。 谈笑走兵役,垣墙密泥封。 拂拭枯折干,一助春风融。 愿回拔山力,移植明光宫。

译文:

在合肥有一棵古老的桧树,它因何公而声名远扬。可这何公是哪个朝代的人呢,他的名字和事迹已经难以探究清楚了。 那桧树高高的树枝如同舒展的羽盖一般,低低的树枝就像卧着的苍龙。它的树根盘绕着深入到厚实的土地之下,稀疏的影子投射在寒冷的天空之中。 桧树历经岁月,枝叶在九天之下显得碧绿葱茏,还常常被烟雾所笼罩。传说魏武帝曹操当年曾在此解下铠甲,让他的战马休息。曹操曾经坐在这棵桧树下,想着吞并东吴,却最终没能成功。直到如今,在那些昏暗的夜晚,这棵树仿佛还常常散发着英雄的风采。 我们的使者杨公潜古大人,内心喜爱古代的事物,他那高洁的品格就像高耸的千座山峰。他对这棵桧树进行鉴赏并挥笔写下诗文,就算是擅长绘画的人,又有谁能画得如此精妙呢?他的文章就像美玉般璀璨发光,言辞如同弹奏丝桐乐器般清脆悦耳。 杨公谈笑间就能指挥兵役做事,把周围的垣墙仔细地用泥封好。他还亲自拂去桧树上干枯折断的枝干,仿佛要助力它在春风中更加生机盎然。我真希望杨公能施展他那如同拔山的神力,把这棵桧树移植到明光宫去。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